“当真如此?”

  未央宫,凤凰殿。

  听表叔窦婴说起此事——尤其是说起‘晁错是在担心自己的《削藩策》,会给吴王刘濞递上谋反的刀子’,刘荣只颇有些讶异的瞪大双眼。

  “不应该啊?”

  “——拿《削藩策》逼反刘濞,不早就是晁错和父皇商量好,朝野内外也都心里有数的事吗?”

  “就算《削藩策》给刘濞提供了大义旗帜,不也应该早就在晁错的预料之中?”

  “都到这个份儿上了,晁错倒想起来担心自己的《削藩策》,会给刘濞提供造反的理由、借口了?”

  在窦婴轻描淡写的提点过后,刘荣却非但没有豁然开放,反愈发感到不解起来。

  说不通啊?

  这《削藩策》是个什么玩意儿,作为始作俑者的晁错能不知道?

  ——这玩意儿存在的意义,就是名正言顺的逼反宗亲诸侯!

  怎么个意思?

  就是朝堂出了一个新政策,说:哎呀,这些年,诸侯藩王都很是不恭敬,又完全不遵守法纪啊~

  为了国家的和谐安定,那就一视同仁的削上一圈,警告一下大家伙儿,让大家都吹吹风、出出汗吧~

  这可不是针对谁啊~

  而是在座的各位,都有份儿……

  然后,诸侯藩王就坐蜡了。

  从,还是不从?

  认,还是不认?

  若认,那就要被削夺封土,亏得慌;

  不认,更就是一个‘抗诏不遵’的大帽扣上来,直接被打入乱臣贼子的行列。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削藩策》和推恩令一样,都属于阳谋。

  《削藩策》:我要抢你的封土,削你的权利,让你这个兵强马壮的诸侯藩王,慢慢变成一个吉祥物,更或直接就是个超大号富家翁、土财主。

  伱是乖乖听话呢,还是要造反?

  《推恩令》:我要把你的国土,分给你所有的儿子们,再周而复始,一代一代肢解你的领土,直到你这幅员千里的大国,在子孙后代手中,分裂成千百块弹丸之地。

  你是乖乖听话呢,还是要造反?

  归根结底,其实就是这一句:你是听话,还是造反?

  而这个选择摆在诸侯藩王面前,也并没有什么好纠结的。

  ——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又觉得有机会成事儿,那就打!

  ——若咽的下这口气,亦或是虽咽不下这口气,却又觉得干不过,那就认。

  但刘濞是例外。

  当今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刘濞肯定要造反,而且压根儿不需要再多个借口。

  王太子被长安叫去做质子期间,莫名其妙被皇太子砸死,长安朝堂却连个说法都不给——单这一件,便足以。

  所以,与其说《削藩策》是在逼诸侯藩王做抉择,倒不如说,是长安朝堂因为吴王太子被砸死那件事感到心虚,才拿出来这么个明显的不平等条约,来逼刘濞举兵。

  没有《削藩策》,刘濞举兵,那就是为死去的吴王太子报仇,虽然有些任性,但也情有可原;

  反观长安的天子启,因为自己的年少轻狂,而将全天下的人都推入战火之中,就算最后平定了战乱,也将会是置使天下万民被战火荼毒的罪魁祸首。

  而有了《削藩策》,不管刘濞打起怎样的大义旗帜,长安朝堂都可以咬死不松口:刘濞就是想反抗中央决策,不甘心被削夺封土,才举兵谋逆!

  前者是‘为子报仇,要个说法’;

  后者是‘反抗中央,举兵谋逆’。

  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在这个前提下,长安朝堂自是巴不得刘濞拿《削藩策》说事儿,更或是拿晁错来做举兵的大义旗帜。

  ——只要别提吴王太子那揽子破事儿,怎么着都成!

  而这,就显得晁错‘因为害怕《削藩策》会给刘濞提供反叛依据,而不再坚持削吴王的藩’这一说法,更加让人理解不能……

  “公子认为,陛下想要的是什么?”

  见刘荣苦思冥想,却仍是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模样,窦婴只含笑发出一问。

  便见刘荣不假思索道:“自然是刘濞举兵谋逆,同时又绝口不提吴王太子的事,而是拿朝堂大政,如《削藩策》做文章。”

  闻言,窦婴笑着点点头,再问:“那晁错呢?”

  “晁错要的,又是什么呢?”

  刘荣仍是想都不想便开口:“当然也是……”

  只是话刚说出一般,刘荣便不由得一愣,写满疑惑不解的目光,也随之逐渐清明。

  见刘荣这么快便意识到问题的关键,窦婴自也是赞赏的点点头,更是得意的捋起了颌下髯须。

  孺子可教……

  “公子,忽略了一个关键。”

  “——晁错想要的,和陛下想要的,并不完全一样。”

  “陛下推动《削藩策》,最终目的,是要诛灭刘濞,顺带解决宗亲诸侯尾大不掉、割据一方的弊端。”

  “与此同时,为了不让刘濞蛊惑太多的民众,陛下还要保证吴王太子这件事,不会成为刘濞获取天下人同情、攻讦长安朝堂——尤其是攻讦陛下的手段。”

  “所以在陛下看来,刘濞举兵,无论是打起怎样的大义旗帜,都可以。”

  “但唯独不能是吴王太子身死——唯独不能是‘长安天子杀吴王太子’这张感情牌。”

  ···

  “晁错呢?”

  “晁错想要什么呢?”

  “——从一开始,以《尚书》博士的身份跻身太子宫,成为陛下的肱骨心腹时起,晁错想要的,就一直都是复兴法家,将申不害、商鞅的学问,从‘助秦残民、助纣为虐’的深渊中拉出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朕这一生,如履薄冰,朕这一生,如履薄冰最新章节,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