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粘罕则是相反,他认为汴京乃是宋朝国本,若是拿不下汴京,则两河之地便是取了也难以守成。因为两河地处中原,百姓俱为宋民,而金国京师远离,难以抚民,因此只要汴京不破,则国本仍在,两河之地必将得而复失。若是取了汴京,则宋朝国本尽毁,民心溃散,两河之地不取自下。

  二人争论许久,最终粘罕气极,将帽子甩在地上,大声道:“前次未得东京,只因我大军受阻于太原,若我大军也至,东西两路合兵,东京区区孤城,岂有不下之理?”

  粘罕见众将不语,又舒右手作取物之状,示意先取汴京,又将右臂一搂,示意两河之地顺势可下。粘罕的强烈战意和那种战之必胜的信念也感染了完颜宗望,于是也认可了粘罕的意见。

  见二人意见统一,金太宗立即颁下诏谕,仍命完颜斜也为都元帅,坐镇京师指挥。以粘罕为左副元帅,率西路军自云中出兵,攻克山西各州府。以完颜宗望为右副元帅,率东路军自保州出兵,攻克河北各州府,兵渡黄河。两军共至汴京城下,以图灭宋。

  诏谕一下,两军并起,此时已过夏日,金军战马经一夏休整,早已马肥水饱,全军上下,士气高昂,人人求战。而这一战,金国几乎起全国之兵,合大军精锐十五万,必要取下汴京方休。

  东路军暂且不提,先说粘罕率大军自云中出兵的消息传来,钦宗皇帝大惊,连忙命各处起兵迎敌。其中河东察访使张灏起兵十万出汾州。却不想张灏不力,被金军先锋拔离速击败,残兵溃逃至文水县结营。与此同时,刘瑧兵出寿阳,又被大将完颜娄室击破。而后金军借大胜之势,由大将突速合、拔离速统兵,于文水县外再破张灏残军。

  在张灏兵败文水后,张思正又引兵夜袭文水,将突速合和拔离速围在城中,二将拼死力战,突围而出,张思正率兵追击,大胜一场。但胜仗方休,突速合与拔离速会合大军复又来攻,张思正所部与其大战一场,兵败溃逃,无奈之下退守汾州。

  而另一边折可求部也被金军在夏山击破。而数场大败后,威胜、隆德、汾州、晋城、泽州、绛县军民纷纷渡河南逃,州县皆空,再无御敌之兵,粘罕大军再无阻挡,一路顺风顺水,再次陈兵太原城下。

  而此时的太原城已被大军围困八月有余,王禀与张孝纯同守太原,粘罕数次派人招降都被严辞拒绝。自初春至秋末,金军先后数次攻城,皆被二人率满城军民击退,但这二百余日,对于城中军民来说,无异于度日如年。此时太原城已是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城中军民已经死伤十之七八,但在王禀等众将率领下,仍然士气高涨,死守不退。但此次粘罕大军再来,则太原府危矣!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最新章节,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