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霸天下 第215章 四国大战(1/2)

小说:三国之霸天下 作者:杨老三 更新时间:2024-04-28 02:29:33
  x,最快更新三国之霸天下最新章节!

  且说,高句丽王朱能自从接到辽东太守公孙度之子公孙康的报信后,便开始整军部署,准备对来犯的大汉军队进行迎头痛击,就在万事俱备的时候,东风没了,大汉的军队并没有如朱能想像中的进入高句丽的领土,而是从本溪南下,经过新义州,到了辽东郡的东南方向的定州。

  汉军的这一举动让朱能百思不得其解,但是也不敢放弃警惕,时刻关注着汉军的动向,同时朱能派人联系公孙康,想搞清楚汉军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在与大汉北部除了高句丽国之外,还有夫余国、挹娄国、沃沮国以及生活在大草原上的东鲜卑族,在这四国当中,以高句丽的人口为最多,有三百多万,所以高句丽国的军队数量也是最多的,有二十万之众。

  由于这些年高句丽的发展过于迅速,使得上届的高句丽王便有了吞并夫余国、挹娄国、沃沮国,然后再南下幽州的打算,到了朱能接任了高句丽国王之后,这个想法更是迫切。毕竟是朱能年轻气盛,并没有遵从老国王的战略,远交近攻,逐一歼灭,同时树敌四面,使得夫余国、挹娄国、沃沮国三国结成了联盟,共同对抗高句丽。

  公孙康的这个策略便是打着辽东太守公孙度的旗号,联合夫余国、挹娄国、沃沮国,许以战后平分高句丽的好处,一同出兵高句丽。

  为了麻痹高句丽王朱能,公孙康在给高句丽王的回信中写道:“汉军本欲阴谋攻打贵国,却是事有不密,汉军领军大将已经发现贵国有所准备,迟疑不决,后经得我父子二人苦心相劝,汉军大将便放弃了攻打贵国,转而准备攻打沃沮国。并且康得到密报,汉军这次出兵还联络了东鲜卑族和夫余国,如今虽然南部边患暂时解除,但西部和北部的危机仍存,望大王加紧戒备,以防不测。”

  得到公孙康的回信,朱能不疑有他,更是对公孙康能够提供这样有价值的情报而暗自庆幸,若非自己派人联络公孙康,又岂能知道东鲜卑族和夫余国也参与了这次的讨伐高句丽国的军事行动。

  于是,朱能将西部的守军增加到了六万,北部的守军增加到了五万,南部的守军是三万,其余的除了防守京师丸都的一万大军之外的五万大军全部放到了高句丽的南部,以防汉军突然偷袭,看来朱能还是没有完全相信公孙康的话,对汉军仍有一定的防备心理。

  但是,这样以来,就造成了西部边境的守军力量单薄,丸都防守空虚。

  一个月后,夫余国、挹娄国、沃沮国同时发兵,攻打高句丽国,夫余国发兵五万,挹娄国发兵三万,沃沮国发兵三万,共计攻击十一万大军,分三路攻打高句丽国的北部、东北部和东部。

  由于这三个国家多年来一直遭受高句丽的欺凌,这次好不容易有了汉军的支持和参与,自然是将多年的仇恨全部发泄了出来,一上来的攻势便极为猛烈。

  朱能似乎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后果,汉军并没有去进攻沃沮国,反倒是夫余国、挹娄国、沃沮国联合起来攻打自己了,而且东鲜卑族也有数万骑兵集结在双辽城,大有向东犯进的意思。

  如此一来,朱能不得不同时应对三国的进攻,这样,整个北方四国的局势就如公孙康的计划那样,高句丽国的兵力全部被吸引到了西北部、北部和东部,朱能的注意力也被吸引到了西北部、北部和东部。

  太史慈并没有直接从南部向北进攻,而是秘密将大军化整为零,又重新回到了本溪。太史慈在等机会,这个机会便是高句丽国和夫余国、挹娄国、沃沮国的战争达到白炙化的时候,一举而灭四国。

  为了不让东鲜卑族参与这场争斗,太史慈暗中请甘宁屯兵北部边境,大有北上之意,使得东鲜卑族不敢轻举妄动。同时,太史慈派人快马传书给杨奉,将这边的情况如实相告,希望杨奉能够从轻处置公孙康,并且希望能够得到后援部队,从而有足够的力量一举灭掉四国。

  果然,本来想趁着这个机会大捞一笔横财的东鲜卑族在得知甘宁在昌黎郡的阜新县陈兵三万的时候,东鲜卑族便再不敢轻举妄动了,将准备入侵高句丽国的军队全部撤到了昌黎郡的北面。

  三国久受高句丽国的欺凌,这一次又是三国第一次联手,而且有汉军在身后撑腰,所以三**队的士气高涨。虽然取得每一战的胜利十分艰难,死伤惨重,但是三国却不断将战线向高句丽国内推进,复仇的希望已经将三国的决策者的眼睛完全蒙蔽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之霸天下,三国之霸天下最新章节,三国之霸天下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