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霸天下 第235章 信以为真(2/2)

小说:三国之霸天下 作者:杨老三 更新时间:2024-04-28 02:29:33
  

  且说静璇公主挂帅之后,并没有马上命令大军立即开赴吉林,而是让张郃、黄叙二人为先锋,先行赶到吉林城,加固城防,准备各类守城器械。因为张郃善于守城,加上黄叙本部的三千神射营,吉林城原来便有守军八千人,这一万八千人坚守个三五日不成问题。

  而且这样小规模的活动不会引起阴不平的注意,反而会让阴不平更加以为杨奉是身受重伤,只能派出一万人马来阻止夫余国南下。否则的话,若是八万大军全部开往吉林,只是暴露出杨奉安然无恙,阴不平必然会加强自己的防守,更可能会为了自保,联合东部鲜卑共同抵御杨奉。

  静璇公主还派出诨奴带着自己的亲笔书信偷偷潜往夫余国内,暗中联络几个对阴不敬比较忠心的将领,以便当静璇公主和阴不平的大军在吉林相持的时候在国内发动叛乱,袭扰阴不平的后路。

  吉林是高句丽国的北部重镇,以前此地是属于夫余国所有,在一百年前两国争霸的一场战争中,夫余国战败,将吉林以南直到四平的地域割让给了高句丽。又过了五十年,卧薪尝胆的夫余国发动了对高句丽国的一次战争,准备将以前割让的土地夺过来,但是高句丽却联合了东北鲜卑,夫余国再次大败,四平以南直到辉南的地域也被高句丽夺走了,同时西面渔辽到双辽的地域也被东北鲜卑占据,夫余国从此一蹶不振,再无实力与高句丽国争霸,只得联合了挹娄国和沃沮国牵制高句丽国,倒也过了五十年的平静生活。期间高句丽也曾试着发动入侵夫余国的战争,但每一次因为挹娄国和沃沮国的联合出兵而不得不放弃入侵夫余国的打算。

  吉林位处松花河的南岸,城池高大,易守难攻,但是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松花河。为什么这样说呢,松花河是自西北向东南流向,夫余国正处在松花河的上游,高句丽出在松花河的下游,如果顺流而下,夫余国的军队很快便可到达高句丽的都城丸都城下,这也是高句丽为何一次又一次地要发动对夫余国地战争的根本原因,因为松花河的末端和鸭绿江相连,从鸭绿江向西便可一直到达丸都城下。

  后来因为夫余国的国力日衰,高句丽也就不再担心夫余国会做出顺江而下的计划,但为了保险起见,高句丽的国王还是增强了丸都的防御力量,以防不测。

  张郃和黄叙率军到达吉林的三天后,阴不平亲率十万大军来到了吉林城下,这时候张郃和黄叙刚刚完成了准备死守之前的所有工作。

  杨奉派兵一万来到吉林城的消息早就北阴不平获得,这在阴不平的意料之中,当初杨奉遇刺之后必然能够猜到夫余国不日便会大军压境。如果杨奉伤势不重的话,岂能只派这一万人马来援,必然会是杨奉亲统数万大军防守此地。

  张郃来到吉林之后,先将松花河上的船只全部销毁,以防阴不平的大军沿江而下,绕到吉林的南面两路夹攻。

  阴不平似乎早就料到张郃会有这样的举动,是以大军竟然随行带着大量的船只,看来阴不平是准备以人多的优势围攻吉林城了。

  阴不平的这种攻略正是张郃所担心的,一万八千守军应对十万大军的攻城,若是集中起来只防守一面,还能支持个三五日。但是,若是阴不平命令大军四面围攻,那么究竟能够坚守几日,张郃心里可就没谱了。

  就在张郃一筹莫展的时候,黄叙道:“张将军,既然我军阻止不了夫余国的大军渡河夹攻之势,不如趁其渡河之际,设伏兵杀出,也好先挫挫阴不平大军的士气,将军以为如何?”

  张郃先是点了点头,随后便轻轻摇了摇头道:“从此次出兵的章法上来看,阴不平此人并非平庸无能之辈,岂会想不到我军会趁其渡河一半一计突然杀出,若是其将计就计,我军便有全军覆没之危险。”

  黄叙想了想,也觉得有道理,便不再提此事。过了一会,黄叙忽然想到什么事情,对张郃道:“将军,叙还有一计,或许可能会成功。”

  张郃问道:“何计?”

  黄叙满怀自信道:“将军可带领一大队人马时隐时现在江边,给阴不平一种准备伏击其渡河人马的假相,而叙则率领三千军士来到此江的上游地带,先行将此河堵住,带其渡河一半之时,突然放水,必然能够奇胜。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之霸天下,三国之霸天下最新章节,三国之霸天下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