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梦绕瑶池 108金风飘菊蕊(上)(1/3)

小说:清梦绕瑶池 作者:深海人鱼 更新时间:2024-04-29 22:28:26
  x,最快更新清梦绕瑶池最新章节!

  九月深秋,天高气爽,菊花兑放。

  云珠在库房里找出了个琉璃盆,在盆里放了洁白的沙子的精巧的假山湖石,又从空间的灵池里舀了水放入琉璃盆,两只小龟便从此在她的房中安了家,有时团雪还会跳到盆中假山上对着被主人取名为“小金”“小玉”的两小龟“叽叽叽”地不知在说着什么。

  有时候云珠会带这两只小龟和雪团进空间,只过了几天,原来还须喂小虾米小鱼苗的乌龟就改了吃素,苹果、梨、樱桃还有松子等坚果它们都吃,某次弘历碰见大吃一惊,看妻子的目光很是钦佩,不亏是能培养出神奇玉兰果的人,居然能让乌龟吃起素来?!

  “它们这样不会有事吗?”

  “反正它们吃了没事。”云珠不在意地说,“我觉得挺好的,乾西二所现在最不缺的就是蔬菜水果了,省了多少工夫。”能吃到空间的水和产出的食物,它们高兴都来不及了哪还会管是不是素的。再说,虾鱼这种生物她的空间是没有的。灵池里种的那两株青莲红荷和两尾金鲤至今也没长大也没产卵,完全与土壤上种植物的进度不一样,这让她彻底放弃了在水中养殖的念头。

  空间灵池里的水与现实中的水差别还是很大的,跟空间的水果一样,用得多了能让普通的小动物们变聪明,很听她这个主人的话,对现实中的植物也能起到极滋润的补养作用,一月浇上几次水就能让它们长得很壮实,对酷热寒冻的抵抗力也高了不少。

  这是云珠几年下来的实验所得。

  把它们的天性扭转过来就是为了省工夫?这种事让奴才去办就好了,她倒替人省事。弘历再次无语了。

  云珠可不管他,重阳节到了,她与和惠、端柔还有吴扎库氏整日不是窝在小厨房里做重阳糕、各种花糕,就是跑到御花园放风筝,很是畅快了几日。

  如果是康熙或者历史上的乾隆在位,他们两估计会跑到承德避暑山庄行宫渡过,举办各种时兴活动,可惜现在在位的是雍正,两位成年皇子除了重阳糕和菊花酒,不得不照常参政、办差。

  对于某人不得陪妻子在这种美好节日出去“辞青”的怨忿,云珠以一个菊花荷包给抚平了,“和惠、端柔过了年就嫁人了,我跟五弟妹多陪陪她们也是好的。”

  弘历抚着她的秀发,手指慢慢滑下,挑动着她耳上的心型青玉坠子,听着她说着给南三所那儿也送了个菊花荷包并几样糕点……

  逢年过节,她一直都有照顾着福惠。只是像菊花荷包这类东西,虽然外表与自己身上戴的差不离,可弘历还是清楚,那不是她亲手做的。

  初逢让人觉优雅安宁温婉的女子,当你想跟她进一步接触时就会发现,她的和气可亲的后面实际上带着大家贵女特有的客气疏离,只有她心中认定的亲近的人才能慢慢地觉察她的体贴温柔……当他越发了解这一点,越发爱她时,心中那种独占的欲念就更强,希望她的目光只放在自己身上,希望她看的、喜爱的只有自己一人,然而,与这相矛盾的,是他想放纵她,只要她能快乐开心,她想要什么干什么他都想去纵容,甚至想着不管付出什么也要为她办到。

  这种感情是那么地惊人,从一开始的动心,他没想到会慢慢深刻浓烈到这程度……只是这种感情,他不能表露,甚至还得掩藏,它太危险,他不确定当他的皇父、额娘窥探到时会怎么做。

  皇家的恩宠是有底限的,这点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

  九月中旬的清晨已经透着秋凉,不过裕妃耿氏却是几十年如一日,时间一到便在庭院里舒展着拳脚,提着木剑慢慢地施展家传剑法锻炼身体。雅*文*言*情*首*发

  收功完毕,裕妃将木剑递给沉默的锦鸯,锦鹭上前递了温热的帕子,锦鸳则沏了□在一旁等着。

  裕妃拭了脸上看不见的汗渍又擦了手,在院中缓步踱了两圈这才走到放了垫子的石椅坐下,温热的□刚好入口。锦鸳忍不住问:“主子,真不管禄贵人了?”

  她不明白,之前董鄂氏怀着身孕时主子还尽心尽力地提点她,怎么这会儿她一落了胎就不管了?!主子不是打算拉拢董鄂氏的么?

  秋风渐起了,微凝的眸光扫过被风吹起的落叶,裕妃将茶碗放回石桌上,看了眼满脸懵懂的锦鸳,走回正殿,“怎么不去问什嬷嬷?”

  锦鸳垮下肩,什嬷嬷整日嫌她脑筋不灵活,她才不要去讨训呢。

  见她这样子,裕妃轻摇了下头,“你呀,真不适合这宫里。”想放她出宫,她自己又不愿意。

  “奴婢是笨了些却不傻,”锦鸳又振起精神,笑道:“主子待奴婢好奴婢在这景阳宫才有几分脸面,出了宫不过是名头好听,就算是嫁了过得去的人家,难道还能处处找主子作主么,还不是一样要面对那些勾心斗角,留在宫中,至少还有主子护着,奴婢只需侍候好主子就行,就算奴婢脑筋不好使,那还有锦鹭和什嬷嬷她们呢。”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清梦绕瑶池,清梦绕瑶池最新章节,清梦绕瑶池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