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 第352章 三十八文钱一只的登州大虾(2/3)

小说:大唐孽子 作者:南山堂 更新时间:2021-11-15 00:06:40
  

  除非李宽能够搞到大量的种子,要不然大规模的推广,至少要等到七八年以后。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李宽希望过个三四年,棉花就能在长安城开始大规模的种植。

  然后再用两三年的时间,在关中道、河北道和河南道推广。

  六七年以后,让棉织品走入大唐寻常百姓家。

  要完成这个任务,可没有那么容易啊。

  些许暖房建设的成本,就不值得太过计较了。

  “王爷,你这么一说,我就更好奇了呢。”

  程静雯看到李宽居然卖关子,跺了跺脚,撒娇着说道。

  别看她已经是当娘的人,其实也就是二十周岁不到的妹子而已。

  放在后世,还是个学生妹呢。

  “对啊王爷,这棉花到底有什么用处啊,我只听说江南道和岭南道有木绵花,听说可以用来填充被褥。莫非这棉花也跟木绵花一样,可以用来填充被褥吗?”

  晴儿也在一旁提出了疑问。

  “猜对了一小半,这棉花,自然也是可以用来填充被褥的。但是它更大的用处,是制作布匹。”

  对程静雯和晴儿她们,倒也没有什么需要隐瞒的。

  “制作布匹?”程静雯一脸困惑,“夫君,听说木绵是不能用来制作布匹的呀?”

  “没错,木绵是不可以,但是棉花可以,这就是它最大的价值所在。不客气的说,一旦棉花大规模的种植,麻布就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

  李宽的这个论断,哪怕是程静雯和晴儿对他非常信任,一时也是难以接受。

  不过,只要知道自家王爷种植棉花不是玩物丧志之举,就够了。

  “走,我们再去别处看看,说不准又有新的发现。”

  李宽突然对自家的百草园充满了兴趣,自己只是小半个月没来,就有这么大的惊喜。

  像是棉花,如果不是看到它开花的场景,李宽是认不出来的,自己前世又没有种过棉花。

  其他的东西也差不多,你可能认识某种花草在某个阶段的模样,但是换一个阶段,你可能就不认识了。

  就比如在后世,大米和小麦,吃过的人有无数,但是不认识它们幼苗的人,一抓一大把。

  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奇迹,李宽带着小玉米在百草园转了一圈,除了棉花之外,并没有其他什么特别的发现了。“王爷,房二郎离京的时候不是说过了嘛,奇花异草,南洋最多了,到时候船队回来了,说不定就有很多惊喜了。”

  程静雯看李宽有点失望的样子,便出言安慰。

  去年的南洋之行,尉迟环他们把重心都放在了香料之中,其他的东西并没有太多关注。

  今年春天出发的时候,李宽专门叮嘱了,让他们在南洋留意一下各种稀奇的作物。

  这一次的下南洋,船队的主要任务是建设完善补给点,采集一些特别的蔬菜粮食种子,最后才去香料岛装香料回来。

  由于目的明确,航线清晰,应该等到入冬的时候就可以回到长安城了。

  “算了,有这个棉花,惊喜就够了。”李宽叹了口气,觉得还是先把棉花的事情搞妥当再说,“君买,你再派个人去凉州,跟马周说,让他了解清楚棉花的来源。如果知道确定消息的话,让西北贸易专门派一个商队出发,去到西域多搞一些种子回来。”

  李宽想了想,觉得在凉州不一定有大量的棉花种子,可能去一趟西域,收获会更大。

  正好,也让楚王府情报调查局的人马往西突厥渗透一下,以备不时之需。

  ……

  伴随着一阵秋雨,长安城的炎热有所下降。

  这个夏天,给长安城很多人留下了许多不一样的回忆,而制冰技术的传播,让不少行业悄然产生了变化。

  点都德算是其中的受益者。

  “吴公公,怎么样,我没有骗你吧,这点都德的盐焗登州大虾,是长安城一绝吧?”

  巢方和司膳太监吴起再一次坐在了一起,品尝着美食。

  吃货和吃货之间的共同语言,一般人是没法理解的。

  像是巢方,一个医学世家,而吴起是一个连父母是谁都不知道的太监,按理来说,他们是没有什么共同语言的。

  偏偏在美食这一块,两人就很聊得来。

  “不错,确实很不错。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吃到虾。吃了点都德的盐焗登州大虾,感觉以后再也吃不下去别家的菜了。”吴起砸吧了一些嘴巴,很是满意,“就是价格贵了一些,一只最小的虾也要三十八文钱,这一盘下来,一贯钱就没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孽子,大唐孽子最新章节,大唐孽子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