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的使命 第642章 另一种慰问方式(2/2)

小说:正义的使命 作者:旖旎小哥 更新时间:2024-05-02 01:50:30
  

  王中秋没有细问,照厉元朗的吩咐去做就行了。

  为了不至于睡过站,王中秋特意给手机上了闹钟,凌晨四点半起床,洗漱完毕,提前五分钟下了楼。

  冬天早上非常的冷,王中秋穿戴厚实,却也冻得直跺脚。刚等没一会儿,厉元朗的车就到了。

  钻进车里,王中秋赫然发现,车后座除了那些东西还有两个大笤帚。

  直到这时,他才好奇问:“县长,你这是要扫道去吗?”

  厉元朗笑着点头,“咱们现在就去慰问环卫工人。”

  王中秋瞬间醒悟,怪不得厉元朗买那么多米面油,敢情是慰劳他们的。

  不过,一想到这些全是县长自掏腰包,没有用政府一分钱,王中秋忍不住对厉元朗肃然起敬。

  没有相关部门领导陪同,更没有记着跟随拍照,只有厉元朗和王中秋两个人。

  不搞花架子,以普通人身份,大清早的顶着凛冽寒风,试问这样的县长能有几个,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五点来钟,天还黑着。

  县城街道上却已出现零零散散的环卫工人身影。

  穿着橘黄色外加反光条的衣服,戴着蓝色口罩,挥动笤帚打扫着街道。

  厉元朗把车停在路边,和王中秋一前一后,同样拿着笤帚干了起来。

  这条是县城最大的街道,有一男一女正在干着活。

  看到厉元朗和王中秋,其中那个女人走过来,问道:“两位同志,你们这是……”

  厉元朗戴着口罩,头上是个棉帽子,再加上冬天很冷,温度极低,眉毛上都挂着冰霜,任谁都看不出来他的本来面目,上哪里知道这位就是县长大人。

  他边扫便回应说:“我们是志愿者,帮你干活的。”

  “志愿者?”女人发愣说:“从没见过有志愿者帮我们扫道的,你们是头一个。”

  正说着话,那个男人也走了过来,得知厉元朗他们是在做好事,不仅连连竖起大拇哥,一个劲儿说着感谢的话。

  趁着干活期间,厉元朗就跟男人聊起来。

  男人今年六十二岁,女人是他老伴。

  老两口是从乡下来县城陪孙子上学,因为是农民没有退休金,就找个这个么活。

  每人一个月挣一千五,两个人加起来三千块钱。虽然不多,生活倒是够用了。而且还能捡点垃圾卖些钱,日子还说得过去。

  “孩子父母呢?”厉元朗问道。

  “都去外地打工了,这不快过年了,明天的火车票,后天就能到家了。”提起儿子,男人满眼慈祥和期盼。

  通过对话,厉元朗还了解到。

  他们这些扫大街的工人,不是环卫部门的正式工人,说是临时工不恰当,应该叫转包工才对。

  县环卫处的正式在编的工人工资都在四千元以上,拿出一千五雇人替他们扫大街,自己啥也不干还能白白剩下两三千,何乐而不为。

  “像你这种情况的多不多?”

  听到厉元朗询问,男人一指远处还有扫街的身影,说:“他们都是,正式工谁扫大街,又脏又累,都是我们替他们在做。”

  “噢。”厉元朗微微点着头,思考起来。

  陪着这对老夫妻扫完这一段路,厉元朗浑身冒汗。

  稍微休息一阵,他和王中秋从车里拎下来一箱大米一袋十斤装的白面和一桶十斤的豆油,送给他们。

  老两口说啥也不要,都替我们干活了,哪还有要人家东西的道理?

  厉元朗和王中秋好一顿劝,老两口总算收下,千恩万谢。

  看着白色途观车离去的背影,女人不住摇头赞叹:“老头子,你还说这年月好人越来越少,坏人越来越多呢。看见没,这俩人多好啊,简直就是活菩萨在世。”

  男人没直接回应老伴的话,而是喃喃自语:“刚才那个人我看着好面熟,好像在哪里见过?在哪见过呢?”

  说着,男人掏出一个屏幕有裂纹的手机,摆弄着,似乎在寻找答案。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正义的使命,正义的使命最新章节,正义的使命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