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策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履新!(2/2)

小说:官策 作者:寂寞读南华 更新时间:2022-05-29 07:12:07
  

  荆江陈京不陌生,这个市和楚城毗邻,和楚城的距离不足一小时车程。

  荆江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楚江的工业重镇,全省超过一半的重型工业都在荆江。

  还有,荆江是中原地区最大的交通中转地,京岭线和京港线在此交汇,共和国一通有八条主要铁路干线在这里中转,楚城机场就建在荆江的地面上,所以荆江也是交通之城。

  陆空交通便利之外,水路交通,楚江最大的码头就是荆江码头。

  中原地区大批水上运输的货物,都是从荆江码头下水,然后通过楚江进入长江,一直可以将货物沿着水路运到黄海市。

  荆江也是整个中原地区,唯一水陆空立体运输齐全的地区。

  ……

  省委常委会散去,省委组织部立刻对外公布了省委重要的人事任命。

  陈京被任命为荆江市市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军分区第一书记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般迅速的传遍了全省。

  如果前几天陈京的回归还仅限于小范围知道的话。

  现在省委正式任命下来以后,全省的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陈京在德高多个地方工作过,在庸州也极具人脉,另外他在省组织部干过处长,在楚江省的干部中,他有比较高的知名度。

  正式任命一经发下去,陈京的手机立刻就处在了要随时爆机的状态。

  不仅省内有电话,随着消息的传开,京城和岭南都有电话过来。

  陈京最后实在是没办法应付这些电话,只能将电话关机。

  然而关注陈京履新的不仅只是体制内,楚江媒体也对此表现得异常关注。

  尤其是陈京兼任了人大常委会主任,还兼任了军分区第一书记,在楚江十几个市、自治州一把手中,陈京是唯一兼任分分区领导职务的。

  而陈京的这一个兼任,也给公众和媒体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不夸张的说,陈京在荆江市现在是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而这个任命也成为了楚江省委近阶段以来最为重量级的任命。

  在任命通知下发以后。

  省委组织部部长边琦亲自陪同陈京赴荆江履新。

  而这样的安排也显得很不一般。

  因为一般的市委书记到任,省委组织部都是副部长陪同,由部长亲自陪同上任的市委书记很是罕见。

  虽然荆江离楚城很近,但是距离的近绝对不是边琦亲自陪同陈京上任的原因。

  省委对陈京的履新如此重视,只能解释为省委对陈京给予的期望很高。

  荆江市最近这些年发展的问题很突出,尤其是工业企业老旧腐朽不堪,下岗职工问题尤其突出。另外,荆江本身资源少,可以依托发展的路子窄。

  另外,荆江作为楚江的老工业基地,长期以来环境问题一直都很差,城市发展缺乏规划,城市脏乱差,老百姓生活困难,社会矛盾突出,社会治安混乱,这一些都是荆江比较突出的问题。

  在经济发展方面,荆江曾经在全省独占鳌头,甚至一度比楚城的经济都厉害。

  可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企在市场上的表现越来越差,大量的企业破产,没破产的企业巨额亏损,这样一系列的问题缠绕荆江。

  荆江的经济水平也是一落千丈,现在在全省的经济排名仅能排在第五位,基本处在了中游的水平。

  而荆江的城市排名,更是排在了第九位,几乎就只比边缘地区的两个小市稍微好一点而已。

  某民间组织曾经做了一个全国最不适合人居的城市调查。

  当时荆江榜上有名,是全国四大最不适合人居的城市。

  荆江市上一任班子上任,为了扭转荆江城市形象,专门做了一个五百亿计划。

  所谓五百亿计划,就是政府投资五百亿来解决荆江市一系列的问题。

  但是这个计划实施之初,就因为班子内部的分歧和内耗,进展极其不顺利。

  后来,荆江市接连出现下岗工人自杀,下岗职工连环杀人案而陷入了新的危机。再后来,荆江市市委几个主要领导涉嫌严重受贿贪污被组织双规。

  荆江市委和市政府在老百姓中的威望跌至最低点。

  五百亿计划砸了大把的钱,但是整个城市面貌和城市形象却没有任何的改变,反倒是荆江班子频繁调整,社会更加的不稳定,更加的动荡。

  社会治安问题也长期困扰荆江,全省治安问题最严重的市,荆江排在了第一位。

  不得不说,荆江就是一座问题之城……RS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官策,官策最新章节,官策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