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冀言的妻子是文卓南的亲外甥女儿,文卓南算是陆冀言正儿八经的妻舅,陆冀言能够在西北纵横这么多年,并且脱颖而出,背后少不了文卓南的影子。

  而这一次陆冀言去中原,他也特意拜访过文卓南。

  当时文老叮嘱他,让他千万注意搞好团结工作,绝对不能把西北学来的那一身坏脾气带到中原去。

  西北的干部,普遍脾气大,火气大,工作作风粗暴简单,这样的工作作风在西北行。到中原也行得通?

  陆冀言自然也是听从了文卓南的建议。

  可是他到了楚江之后才发现,哪里的情况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别说他没带脾气过去,就是带了脾气过去又能怎么样?

  楚江派系构成复杂,他一外来者可以说是孤立无援。

  就算是徐子清给他留了不少东西。可是这些人也并不一听都听他的。

  他低调了试探了几次,企图在楚江敲出一条缝隙来,可是屡屡尝试,却屡屡失败。

  尤其是和陈京的几次隔空角力,更是碰得他灰头灰脸,狼狈不堪。

  他在楚江待得实在是憋屈。回到京城文卓南问到楚江的情况,他竹筒倒豆子,一股脑儿全倒了出来。

  言辞之中不乏对陈京的各种攻击,称陈京在楚江搞山头搞派系,给领导干部画条条框框,制定规定动作。其工作作风最是独断专行,搞得楚江怨气很大,政令不通。

  文卓南当时没有说什么,这事他一直就闷在心里。

  待到今天再见陈京,却见陈京如此文质彬彬,温文尔雅,两人聊盆景。聊楚江,分明就是个雅人,哪里又能看出这个年轻人身上的强悍和独断专行?

  文卓南是中组部的老领导,他当然知道下面的情况。

  干部有魄力,能不能干出成绩,能不能保证地区稳定,老百姓归心,这才是评判干部好坏的标准。

  至于有人背后毁谤,造谣攻击云云,那都是不能当真的。

  共和国的体制就是这样。一个成绩优秀,各方面表现都优秀的干部,总会引发很多人的敌视,羡慕嫉妒恨嘛,下面不都这个德行吗?

  想到这些。他对陆冀言只有失望。

  在楚江一年,屁成绩都没干出来,却憋了一肚子牢骚。

  而楚江的局面从去年开始,明显已经开始好转了,在中原地区也开始崭露头角了,陆冀言哪里来的那么多牢骚?

  他有牢骚,只能说明他还没融入到楚江这个集体中去,这样的干部能不让人失望?

  ……

  京城,八宝山。

  北风萧瑟,万物肃杀,唯有寒风中的松柏树傲然矗立,英姿飒爽。

  陈京携妻带女为老将军扫完墓,他静静的站在老将军的墓前,一语不发,久久不语。

  春节休息,其实却是最劳心劳力,各种应酬,各种拜访,层出不穷,每天根本就休息不了几个小时。

  昨天,中组部米部长终于和陈京谈话了。

  他的谈话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中央肯定会调整陈京的工作岗位,所以陈京想继续留在楚江任职的念头,可以斩断了。

  在这个问题上面,米潜给了陈京严厉的批评,楚江什么时候出了一个荆江系?为什么会有荆江系的诞生?陈京考虑过没有,就因为这个荆江系,中组部收到了多少关于陈京的问题举报?

  他批评陈京浑浑噩噩,丝毫没有政治敏锐性,不知道自我保护,在楚江出了点成绩就忘乎所以。

  调陈京离开楚江,在某种意义上是保护他。

  米潜的第二个意思是陈京去沿海工作的几率极大,他要求陈京必须要立刻深省自己,要找到自己的特点和缺点,要正确的做好自己的定位。

  要快速适应党的高级干部这一身份,要有自己的政治理念和主张,这是每一个党的高级干部必须要拥有的基本素质。

  两人见面一个多小时,米潜说了很多,而陈京也获益良多。

  此时此刻,他矗立在此处,心中再想这些话,不由得心潮澎湃。

  楚江很难舍,却又不得不舍,纵然身居高位,却依旧无法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去处,内心又颇感无赖。

  下一站,自己又何去何从呢?

  【结束了吗?敲完最后一个字,南华心情极其复杂,竟然不知道跟兄弟说一些什么。

  后面陈京的经历,我会以后记的形式一一呈现出来,肯定是春秋笔法,点到即止,希望大家能理解……

  还有什么要说呢?

  两年啊……两年在沉默中的坚持,才走到今天,不容易兄弟们。感谢兄弟们一路不离不弃,鞠躬感谢。

  其余的我真不说了,人的情绪不稳定,语无伦次。后记中我们慢慢一起扯吧……

  兴许那个时候,我会渐渐的平复心情……】(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官策,官策最新章节,官策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