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策 第六章 纪委书记【求收藏、推荐】(1/2)

小说:官策 作者:寂寞读南华 更新时间:2022-05-29 07:12:07
  x,最快更新官策最新章节!

  澧河县纪委谈话间被党旗国徽装点得庄严肃穆,唯有墙壁上挂的那副“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字画没有走传统的套路,有书家风范,经过宣纸裱糊,很有雅致的味道。这样似乎能够让谈话对象的内心稍微放松一些。

  纪委书记易明华今年四十八岁,个子不高,眼睛也不是很锐利,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其都是普通而平凡的。

  今天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夹克,有些老土的那种,但是衣服非常整洁干净,熨得平平整整,似乎从这一点能够显示出他的严谨和严肃。

  他的目光柔和,没有任何的侵略性,他上下打量陈京,道:“我听说过你的名字,你的《楚江赋》大好,文采飞扬,实在是颇为难得!”

  陈京有些受宠若惊,这样的感觉在陈京身上其实并不多见。

  当初他刚来澧河的时候,眼界很高,他在省人大待过的人,见过的高官不计其数,区区澧河县的一群小虾米,还根本就入不了他的法眼。

  可是在澧河待了两年,他才深刻领悟到官场的森严等级。

  在省级层面上,那是一方世界,而在澧河县这个舞台,却又是另外一方世界。

  如果孤立的认为在省城待过,见的世面多,到下面就一定怎么地。那种想法就太幼稚了,在澧河县这块地方,县委常委才是真正的实权人物。

  以陈京现在的身份,根本就进入不了澧河政坛的主流,他以前不以为然的县委常委,在他下放澧河的两年,他连见的机会都很少,现在他心中才幡然明白,自己原来很幼稚。

  “易书记过奖了,《楚江赋》还是我大学时候的信笔之作,那个时候年少轻狂,一味的想标新立异,毫无社会经验,写的东西有些浅薄了!”陈京谦逊的道。

  这话是他心中最真实的想法,当年他写《楚江赋》的时候,那时候省报刊登了,学校出面将他吹捧得很高。他自己更是忘乎所以,认为自己凭一支笔,就可以纵横楚江没问题。

  现在看来,那个时候的自己天真得有些可笑,姑且不论文章高低,就是当年那种吹捧,大家都是各自有各自利益。

  学校吹捧,那是学校要名,恨不得让全天下人都知道楚江师范大学人才辈出。报社配合吹捧,那是基于当年陈京所进单位的授意。

  那个时候全国正强调提高干部素质,不拘一格提拔人才。陈京恰好赶上了这阵东风,这一吹捧,当年省人大办公室就大出风头,成为了全省吸纳青干的典型成功单位。

  当时的陈京哪里看得透这些?那个时候,他其实就是一只猴子,自己还天天对着太阳飚劲,以为自己天天向上呢!

  今天陈京来纪委,他是有备而来。

  他昨天深思熟虑,觉得自己既然来纪委,那就不能单纯的为了敷衍蒙虎。

  凭陈京现在的位置,他来纪委交代问题,一般最多纪委常委出面一下那就很了不起了。能够惊动易明华,那只说明林业局的这个案子,问题不小,领导非常重视。

  既然领导重视,陈京觉得自己就得重视。在官场上,能够和领导谈话的机会不多,那就得珍惜,这是一个心态的问题。

  以前,陈京有一段时间心态急躁,认为要改变自己的现状就得找关系,特别关注县委领导、组织部领导等等这些手上握有人事权的领导。

  事实证明,那些想法都是不成熟的,县委书记、党群书记、组织部长,那根本就是他这样的副科仰望的存在,这些人家里的门槛都被人踏塌了,怎么轮得到他这个外来户?

  事实证明,陈京的急躁是没有任何效果的,现在经历了报社的事,陈京的心态稳定了一些,看问题角度也渐渐有些变化了。

  陈京今天交代问题,主要是交代自己在林业局工作期间,所涉及到的可能违规违纪的问题。

  这类问题陈京不多,基本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儿,但是陈京汇报得颇为仔细。

  一年前,局领导一行人去红云山林场考察?考察归来,陈京发现自己包里多了200块的红包,这个钱他没上交,这算不算违纪?

  半年以前,峰山乡违规采伐,当时林业局执法队下去执法,罚没了人家木材两车,共计五十多立方,当时这笔木材处理局里委托陈京办,陈京将之处理得5000块人民币。这笔钱直接作为局经费,这算不算违规?

  “好了,陈京同志。你今天的问题交待得很认真,很彻底!从你交待的这些问题中,我能够看到你成长的轨迹,这一点是让人欣慰的。”易明华满含微笑道。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官策,官策最新章节,官策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