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策 第七百八十九章 火药味很浓!(1/2)

小说:官策 作者:寂寞读南华 更新时间:2022-05-29 07:12:07
  x,最快更新官策最新章节!

  苏北访问团赴岭南访问学习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有人关注,就有巨大的新闻价值,这几天岭南苏北访问团驻地外面的记者排成了长龙,只要从流年酒店出来的人,逮着就采访,也甭管采访得对不对,先采访再说,万一错了再换。

  当然,最备受关注的事件还是苏北省委书记沙明德在岭南的行程,以及他和苗书记的会晤。

  两位书记会晤会就哪些方面交流彼此的看法和意见,他们重点要探讨哪些问题等等,这些种种都被媒体广为揣测,然后大篇幅分析报道,吸引了很多人参与到其中来。

  而在这期间,苏北江宁晨报报道了一条新闻。

  新闻标题是《苏北需要多少年赶超岭南?——三年足矣!》。

  江宁晨报的这篇报道不是凭空臆断,无的放矢,而是他们采访了苏北省江宁市市委书记毛家青,然后根据毛家青的言论写的文章。

  当时记者问毛书记,问他苏北还需几年能够赶超岭南,是三年还是五年。

  毛书记回答说应该三年差不多,而且他还补充了一句,说如果从地区对比来说,粤州因为城市太庞大,以后的规划也不可能像粤州这样搞城市建设。

  从这个意义上说,江宁已经成为了全国首屈一指的发达地区,不输于岭南了。

  而江宁晨报的记者也是大肆发挥想象空间。最后写成了此文发表。

  这篇文章出来,受到了非常大的关注,各大网站纷纷转载,同时给地方电视台纷纷在新闻中介绍,苏北和岭南的第一次碰撞由此开始,火药味非常的足。

  这一次毛家青作为访问团成员参加了对岭南的访问。

  而因为这篇文章,也一下让他成为了记者们争相围堵的对象。

  可能考虑到文章影响太大,他在粤州被问及三年赶超岭南的问题的时候。他笑称说记者断章取义了,他希望是三年甚至更短。

  他作为苏北省的高级干部,当然希望苏北经济越来越好,这无可厚非,如果刻意炒作这件事情是没有必要的。

  因为一切都需要用实际成绩说话,在发展的道路上不相信浮夸风,不相信吹牛。他毛家青不是一个吹牛的人。

  他不解释还好,这一解释明显是柔中带刚。表面上说是希望。骨子里面傲气得很,一时岭南的媒体坐不住了,他们开始纷纷物色采访对象,然后也希望能够对苏北的傲慢进行一个有力的回击。

  而就在这个时候,媒体又传出重磅消息。

  据岭南省委某高级官员介绍,苏北省省委书记沙明德已经和苗书记秘密会晤了一次。

  这个消息一出,媒体又是竞相追逐。

  然后很快就传出消息。说沙书记向苗书记提出苏北要加强在人才队伍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据说沙书记还对苗书记提出要求。希望岭南在人才方面给予苏北支援。

  而苗书记也是十分大方的表示,岭南可以给苏北干部支援。而且双方还可以推进中高级干部的跨区域任职。

  媒体很快从这条消息中嗅到了极大的价值,因为涉及跨区域任职,是否意味着在这一次两省交流过后,岭南会有干部赴苏北任职?

  要知道这些年,大部分情况都是苏北表现出色的干部调到岭南,这样的干部即使是同级调动也意味着提拔。

  岭南毕竟是共和国最发达的省份,中央对岭南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是非常的重视,也是大力的支持。

  甚至有体制内的专家称,岭南的干部队伍素质要远超内地十年以上,这个说法也给岭南的各级干部脸上是大大的贴金。

  现在岭南的干部外调苏北,是平调还是升职调动?

  大家对此议论纷纷,并迅速形成了正反双方,双方对这个问题争论不休,互不退让,俨然形成了一场论战。

  陈京这几天参加所谓的交流活动表现得十分的中规中矩,他并没有发表任何惊人之语,也没有任何的出位的举动。

  陈京参加的交流组是厅以下干部交流组,主要交流的是基层组织建设,县域经济的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发展县域经济,这是苏北的法宝。

  这些年苏北各市打造出一种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县域经济体系,其主要特点就是县内讲究专精广,所谓专就是专门打造一个特色产业,而精就是把特色产业做精,做细,做出大名堂来。

  在这个过程中,苏北诞生了一大批知名的区县,而他们的出名都是以特色出名。

  比如乌蒙县的小商品,华林县的猪肉火腿产业,茂江县的卫生纸产业等等。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官策,官策最新章节,官策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