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 第六章 困境(2/2)

小说:明天子 作者:名剑山庄 更新时间:2024-02-17 00:55:48
  

  大明朝廷而今有五大国公世家。

  按照封爵的时间,乃是魏国公,黔国公,成国公,定国公,英国公。

  但是按照权利来划分,却是英国公,成国公,黔国公,定国公,魏国公。

  其实定国公与魏国公两个国公都出于中山王徐达一脉,彼此亲戚关系还很亲密。但是在靖难之战中的表现,让两个国公世家与朝廷的关系,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不一样。

  担任魏国公的徐辉祖支持建文帝,可以说是建文纯臣。即便是北军进入南京之后,徐辉祖依然力战,直到皇宫陷落。

  太宗皇帝亲自审讯徐辉祖,然而徐辉祖写的供词,是中山王开国功臣子孙免死。这是太祖颁布给魏国公丹书铁劵上面的话。

  是一个与太宗皇帝顶到死的人。

  徐辉祖死于永乐五年,有人说是勒令自尽,有人说是以酒色自伐而死。

  但是徐辉祖的儿子,徐钦在继承国公爵位之后,向太宗皇帝请求守墓。这种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让魏国公世家在永乐年间,倍受打压。

  但是随着时间过去,魏国公一脉的坚持,反而被人敬重。

  而太宗之后仁宗宣宗都缓和了魏国公家族的关系,而魏国公家族而今也处于恢复上升期。

  与魏国公相反的,却是定国公家族。

  定国公家族开创自徐增寿,而徐增寿却是太宗皇帝在南京的总卧底,建文皇帝所有布置,都是徐增寿告诉太宗的。而且多次误导建文帝。

  以至于建文帝怒极,在北军过长江当日,将徐增寿刺死在大殿之上。

  虽然徐增寿的行为,为后世子孙赚了一个世袭枉顾的国公。但是这种二五仔的行为,让大多数人所鄙视。

  建文帝之所以信任徐增寿,不仅仅是因为徐增寿本人,还是看在中山王徐达的面子上。徐增寿的这种作为,将徐达的脸都丢尽了。

  甚至在封定国公的时候,连太宗皇后也就是徐增寿的姐姐,其实都有异议的。

  在太宗一朝,定国公被看重。但是随着太宗离去,定国公家族的地位正在一点一点的跌落。

  朱祁镇想了想说道:“可是为南京镇守的位置?”

  黄福一死,南京镇守空却,当派遣重臣镇守南京。

  有人就提议派遣勋臣镇守南京。

  南京毕竟是大明京师,没有一个国公在南京世袭镇守,有些不合南京的政治地位。

  王振说道:“陛下,太宗皇帝在的时候,已经为徐家分宗,定国公一系,已经在北京选好祖坟,而魏国公的祖坟还在南京。中山王田产,在北方的归定国公,在南方的归魏国公”

  “对回南京镇守这一件事情,魏国公才看重。”

  朱祁镇听了,拍拍脑袋,说道:“看我这一段时间忙得,不管怎么说,他既然来了,也就让他觐见吧。”

  王振说道:“是。”

  片刻之后,定国公徐显忠已经到了。

  “臣定国公徐显忠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徐显忠行礼道。

  朱祁镇不是第一次见过徐显忠。

  徐显忠而今才十五六岁,比朱祁镇才大了一岁左右。

  不过,徐显忠此刻在朱祁镇面前却好像是小孩子见了大人一般,徐显忠虽然年长一点,还竭力的表现出庄重的气质。但是依然遮掩不住稚气。

  而朱祁镇虽然身上的稚气遮掩不住,但是气质上却与成年人一般无二。

  一眼就将定国公比下去了。

  朱祁镇说道:“国公请起,不知道国公此来,到底有什么事情?”

  徐显忠作为国公其实也就一个闲职,除却代皇帝祭祀各方神灵的时候,才有用处,特别是在越王去世之后,这些事情都交代在勋臣身上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明天子,明天子最新章节,明天子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