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四十四章 淄州与胶水(1/2)

小说:晚唐浮生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时间:2023-02-09 23:25:32
  x,最快更新晚唐浮生最新章节!

  方才看到有读者说晚唐的大头兵怎么那么有文化,知道邻省发生的兵变。

  我在章节说里举了例子。

  长庆二年(822)七月,汴州军乱,杀将驱帅。

  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浙西观察使窦易在九月听闻了汴州的这场兵变,十分害怕,担心浙西武夫跟着作乱,于是决定“散金帛以赏军士”。

  他这个判断不是没来由的,而是作为一线工作的藩镇主帅的经验和直觉。

  果然,在窦易犹豫不决的时候,消息其实已经传入浙西,于是武夫们也跟着作乱了。

  两个月就从汴州传到浙西,武夫们消息闭塞吗?

  千万不要把晚唐的武夫代入其他朝代的武夫,他们完全是两类人。

  晚唐的大头兵,一个月领2斛粮赐(1斛=108.32斤),每年还领10缗钱、10匹绢左右的赏赐。如果有战争或远戍,还会加赏。

  一年春秋发两次衣料。

  军中定期比试,每年都有奖品发下,奖励表现突出的个人:金银饰鞍辔各二十具、锦一百匹、彩色绫一百匹、绯紫紬绫二百匹、色罗三百匹以及男女锦袍、银壶瓶、锦褥、紫绫褥之类。

  在军中包吃住。不训练、不出征时,一天吃2升米面(注意,不是2升粮食,是米面),训练或打仗时,一天吃3升——这个标准北宋都没做到,明代就更不提了。

  每个月都要有酒有肉。还记得泾原兵变吗?东出平叛的泾原武夫因为吃到的是粗茶澹饭,大怒作乱,拿箭射前来传旨的太监。

  晚唐的大头兵还深度参与政治。

  藩镇割据的体制下,亲党胶固,互相联姻,关系网四通八达。

  一个在城门口扛枪的小兵,说不定就有亲戚在当衙将。

  前文还举过例子,河北文人有一个赞美某个家族的美誉:“书剑双美。”

  其实北方都差不多,程度区别罢了。

  士人家族的成员大量投军,成为武夫,晚唐大头兵识字的比例是超过其他朝代的。

  而且大头兵的家庭条件较好,亲党胶固之下,分享藩镇权力,社会地位是非常高的,这也是显着区别于其他朝代大头兵的地方。

  他们的精神面貌和其他朝代的兵也大不一样,我读史书,发现很多跋扈的话是从小兵嘴里说出来的,而不是大将,说明他们的精神面貌不一般,思维能力不弱。

  这其实是社会地位的折射。

  当士人家族都大量投军时,说明这是个好职业,比较抢手。那么即便是小兵,他也不会多自卑,活得也不卑微,以至于过分自信,太过跋扈了。

  而且这帮人是比较狡猾的。

  德宗建中之乱时,泾原兵拥立朱泚当皇帝,但根本不听他的,只自己搞钱。朱泚真正能指挥的,只有幽州来的防秋兵和部分投靠他的神策军,你说坑不坑?被人逼着当皇帝,结果是拿你来顶缸的。

  晚唐大头兵作乱,其实将领未必想跟着乱,因为他们知道一个不好,自己就是顶缸的,好处都让底层武夫拿走了,坑得很。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晚唐浮生,晚唐浮生最新章节,晚唐浮生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