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1708章 心愿已了(2/2)

小说:晚唐浮生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时间:2023-12-20 23:38:00
  

  邵树德明白,他的大夏帝国暂时还做不了这种美梦。

  人心风气,肉眼可见地稳固着。

  而在走之前,他最后一次去了船坊。

  邵树德甩开了侍卫的搀扶,慢慢走在底舱内。

  长春节(他的生日)之时,家家户户都要买此物。后来又扩展到冬至、正旦、元宵、春社,二十年下来,几乎成传统了。

  多年实践下来,成果好坏参半。

  这些建筑是高级船员、官员的住处,储藏室、厨房灯设施也位于此处。

  浓云低垂不见峰脊的秦岭南北,有没有缺了门牙的老人,满脸笑容地看着堆得冒尖的谷仓?

  大漠夕阳之下,是不是有那策马的少年郎,赶着洁白的羊群转场,时不时偷眼看下正在挤奶的少女?

  登州士民是热情的,他们的生活前所未有地被改善了。所有的怨恨早就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对新朝的无限认同,毕竟人是健忘的。

  一般而言,一艘能够远航的船只,底舱除了装载货物外,还是底层水手的住处。

  舰炮,无论是口径还是身管,都是陆炮难以企及的。数百门火炮的齐射,更是一个国家无上辉煌的象征——讲道理,能凑几百门火炮的陆军都不多,更别说一艘战舰就装备这么多大威力火炮了,那真的是战争巨兽。

  内外藩邦,战战兢兢地臣服着。

  进入十一月后,江西道巡抚使萧符、北衙枢密副使徐浩相继病逝。

  而传染病往往来势凶猛,一下子就感染许多人,让水手失去行动能力,瘫痪船只。

  “陛下。臣与同僚们商议了一下,觉得可以尝试建造。”马万鹏说道。

  还有什么遗憾呢?似乎没有了。

  里面是大块坚硬的肉脯,主要是鹿肉。

  ******

  北风呼啸,辽海之上舟楫如林,大批船只离开北部各个港口,满载货物前往河北、淮海二道,甚至还有绕过登州,前往淮南的。

  邵树德拿手轻轻敲击着坚硬的肉脯,笑道:“卖相不好,但也不错了,胜在便宜。”

  重重波涛之中,对抗风浪的勇士是不是浑身冻得瑟瑟发抖,却又心怀炙热,想要回到家乡?

  天山脚下,夜行的大军是否兵戈森严,在飞沙走石之中追逐着不朽的战功?

  老皇帝木立许久。

  这是一个十分纯粹的技术官僚。

  是的,空间越密集,越不通风,越容易爆发传染玻

  十一月了,冬至大节即将来到。

  “好好做,朕等着。”邵树德说道。

  底舱之上就是甲板了,那是水手们工作的地方,操控船只就在此处。

  船长说一不二,他的命令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长期航海的水手们的心理问题很严重,必须要有严酷高压的纪律来约束,一旦船长权威尽失,保不齐就会有类似鲁荣渔之类的事件发生。

  邵树德有些动容。

  诚然,双甲板、三甲板舰船的黄金年代是战列线炮战年代。

  腥味扑面而来,他伸手拎出一条鱼。

  侍卫们立刻上前,打开桶盖。

  这很正常,木头船只就没有不漏水的,无论你用何种填充物来填塞缝隙。

  老人凋零,本是寻常。

  辽东道在鲸海沿岸找了一些草木茂盛的岛屿,捕捉各类动物放在岛上。后来,因为岛屿太少,又挑了一些狭窄的地峡,用木栅栏封锁住,在地峡另外一头养动物,主要是鹿,定期捕猎。

  此时的新罗东莱,刚刚上岸没多久的镇军士卒,有没有动了去国怀乡之念?

  此时的大河内外,商徒们是不是还在追逐利润,重利轻离别?

  此时的江南小镇,机杼之声是不是还在响起?乌篷船之中,又满载着谁的收获?

  新朝雅政,坚定不移地推行着。

  浸淫船只建造数十年,对这项事业有很深的感情了。家族有点小富贵,吃喝不愁,子孙后代也有去处,他现在想追求些不一样的东西了。

  这种食物,已经成了河南、河北、淮海、直隶数道的畅销品,到了近些年,就连河东、淮南二道都开始大量销售,市场日益广阔。

  此时的白山黑水,正在冬训的府兵们应该一边吃着鱼干,一边畅想未来的生活了吧?

  这个世界,终究被改变了,所有人的付出似乎都有意义。

  甲板之上,还有建筑,看情况分为一层、两层甚至三层。

  邵树德睡不着,便一意孤行来到夜晚的海边,排遣心中的寂寥。

  “臣遵旨。”马万鹏看着圣人的满头白发,心中一酸。

  从灵州时代到现在,四十年了……

  这次就算拼了老命,也得让圣人见到大船下水。

  “心愿已了,走矣。”邵树德拍了拍马万鹏的肩膀,微笑着离去。

  (本章完)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晚唐浮生,晚唐浮生最新章节,晚唐浮生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