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瀚,费如兰小说 718【弥尔顿访华】(1/2)

小说:赵瀚,费如兰小说 作者:王梓钧 更新时间:2023-06-24 01:16:09
  一艘内河舰船,载着英国访华使团而来。

  英国这个使节团比较寒酸,拢共也就十多人。而且不是坐军舰来的,因为英国本土那边,正在策划跟荷兰打海仗,腾不出军舰来护送使臣。

  他们乘坐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船,沿途在葡萄牙的殖民港口补给。抵达印度之后,听说马六甲被中国夺取,英国人对此欢呼雀跃,立即前往马六甲进行交流。

  然后,英国商船停靠在万丹做生意,英国使节团被大同海军护送北上。

  英国使团代表,叫做约翰·弥尔顿,其著作有:《失乐园》、《论出版自由》、《论教育》、《论国王与官吏的职权》等等。

  弥尔顿是克伦威尔的师爷,曾积极宣传革命和民主。

  克伦威尔执政之后,弥尔顿担任其外交事务秘书。英国的外交书信,全部由弥尔顿负责,顺便跟反对克伦威尔的贵族打笔杖。

  英国此次出使中国,带着几分私人性质,克伦威尔直接把自己的外交秘书给扔来。

  “约翰先生,中国人过来说,南京就快到,让我们准备一下。”副使安德鲁·马维尔敲门而入。

  安德鲁·马维尔,英国玄学派著名诗人,克伦威尔少年时代家庭教师,目前担任弥尔顿拉丁文秘书。

  弥尔顿放下鹅毛笔,挂起眼镜说:“那就准备下船吧。“

  马维尔笑道:“此次的出使任务,是说服中国与荷兰开战,削弱荷兰在亚洲的实力,令荷兰总部多派军舰支援亚洲。这个任务,还没开始就结束了,中国与荷兰已经打了两场,荷兰在远东的实力被削弱到极点。我们两个,只需拜见中国皇帝就行了,可以把精力都放在领略异国风情上。”

  弥尔顿摇头:“我们的海军,还是实力太弱啊,最好能挑起中国与荷兰再次战争。“

  “这恐怕不现实,”马维尔说,“中国与荷兰,刚签订了为期十年的休战合约,哪边都不会冒着风险撕毁这份合约。“

  “试试看吧。”弥尔顿是个工作狂,他如果不被派来出使中国,明年就会因为日夜工作而失明。

  长江水师将英国使团送到码头,有人进城去通报鸿胪寺,鸿胪寺的官员会接外国使者进城。

  鸿胪寺官员来之前,弥尔顿等人就在码头等待着。

  十多台码头吊车正在工作,工人们拉动滑轮,拖起重物放到船上。后方还有更多码头苦力,搬运着一箱箱货物而来,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各位请到前面等候,莫要在码头挡着。“海军的翻译官说。

  众人于是继续往前走,这里有好多抬滑竿的。其实就是“出租车”,“车夫”们正聚在一起等生意,

  在哪儿吹牛逼不时大笑。

  有一顶滑竿抬着乘客,从城里来到码头。

  客人落轿付款,径直前往江边候船。两个抬滑竿的,也跟其他“车夫”凑到一起。由于周围比较拥挤,他们只能在那里等着接客,越界停留待客是要被罚款的。

  “小秀才来啦,快给我们读读报纸!“

  刚才抬滑竿的两人,其中一个是十多岁少年,他此时立即成了中心焦点。

  少年从怀里掏出一份报纸,租来的,一文钱一天。小心翼翼展开之后,少年开始摇头晃脑读报:“这期的头号大新闻,是春兰社的少班头杨二少爷,硬要娶自家戏社的坤班名角小红桃。纳妾都不干,非要娶了做正妻。杨老爷自是不乐意,杨二少爷就带着小红桃私奔。两人已经私奔快一个月,这才传出消息,现在人都还没找着。“

  这个少年,明显属于放牛班的学生,是那种不好好学习的,就连看报纸都得连蒙带猜。否则的话,小学毕业也不用来抬滑竿谋生。

  “出租车司机”们听到这个新闻,顿时就议论纷纷:

  “杨老爷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儿子跟唱戏的私奔,这回可要丢脸了。”

  “嘿,那杨二少爷还是个情种咧。”

  “小红桃的戏我听过。去年李员外做大寿,就请了小红桃唱戏。我跟刘二抬着张老爷去李府,沾光听了一阵,唱得人心头发酥。要是在床上叫起来,只听那声音,就让男人没了半条命。不像我老婆,叫起来跟杀猪一样。“

  “哈哈,周大哥,这话你敢不敢说给嫂子听?“

  “有什么不敢?家里我说了算!“

  “那你前两天,脸上是被谁挠的?”

  “猫挠的。“

  “哈哈哈哈…

  弥尔顿问海军翻译官:“他们是做什么的?“

  翻译官说:“那种竹竿做轿子,可以抬着客人行路。视距离远近,客人付给路费。“

  弥尔顿惊讶无比,扭头跟马维尔对视一眼。

  他们不是对滑竿感到惊讶,而是抬滑竿的人,明显属于社会最底层,却居然有识字读报的能力。

  弥尔顿指着那个少年,又问:“他既然识字,为什么还要干这座工作?”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赵瀚,费如兰小说,赵瀚,费如兰小说最新章节,赵瀚,费如兰小说 趣读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